top of page

「行山樂」的起源

晨曦初露,麥理浩徑一段上的薄霧還繚繞在山林間,遠方的浪茄灣隱隱約影入眼簾中石階上傳來輕快的腳步聲,幾個行山友精神抖擻地迎面走來。「早晨呀!」他們爽朗的問候劃破了山間的寧靜。

「早晨!哇,你哋陣容好墟冚喎。」逆向的行山友忍不住讚歎。

領隊「裔哥」友善地停下腳步,抹了抹額角的汗珠,笑著回應:「係啊,我哋今次有三十幾人一齊行山,算少啦。」他身後蜿蜒的隊伍,塞滿山徑,有的撐開陽傘,有的太陽帽遮蓋著大部份面部,有的正在高談闊論,有的行山服鮮艷,在翠綠山林間格外耀眼。

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,故事要追溯到九十年代末。那時只是三五知己相約行山,在獅子山上暢談人生,在鳳凰頂身水身汗的分享攜來美食。不知不覺間,志同道合者愈聚愈多,每逢週日,總能見到他們穿梭於香港各條山徑。山路上的偶遇,往往成就了下一次的同行;陌生人的微笑,漸漸變成了老友的問候。

2001年春天,「行山樂」正式創立。創會之初,成員大多來自資深青商會的山友,將青商的服務精神與行山的樂趣完美融合,兩者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,初期時更得觀塘扶輪社贊助,山嶺活動同時帶領兒童之家兒童及傷殘人士,領略行山樂趣。

二十四載春秋流轉,行山樂見證了香港山野的千變萬化,「春雨中吊鐘花搖曳生姿,夏日裡蟬鳴震耳欲聾,秋風送爽時漫山芒草如浪,冬日雲海在山谷間靜靜流淌」。

一千三百多次行程,是他們用腳步寫下的山海詩篇。每週日出發的傳統,只在颱風懸掛,異常天氣或新春佳節時稍歇。有隊友曾笑說:「行山樂的行程表,比地鐵班次還要準時。」

行山樂山友們的樂趣,是藏在雙腿酸軟後暢飲清水的甘甜裡,藏在旅程完結後,酒肆共享時的真誠笑容中,更藏在互相扶持攀過陡坡時緊握的手心裡。當站在山巔極目遠眺,都市的煩囂都化作腳下雲煙。這條綿延不絕的山路上,他們用二十四年的堅持,譜寫著屬於香港行山人的動人樂章 - 山不會老,老的只是我們;但每次上山,都彷彿重回青春。

行山樂創會人之一
行山樂主席2025
羅倫C
(寫於20251028)
bottom of page